2017年高考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试题特点分析
信息来源: bet365体育投注在线       发布日期:2017-07-04      浏览次数:8102次

物理试题特点分析

2017年高考物理命题坚持立德树人,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引导学生科学素质的培养。进一步深化考试内容改革,落实物理考试大纲修订的考核要求。试卷在突出基础性、注重综合性、加强应用性、体现创新性等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采取精准调整策略,合理控制试卷难度,适应不同水平考生实际。

一、坚持立德树人,展现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

高考物理试题在考查学生科学素养的同时,突出学科的育人功能,发挥高考的积极导向作用。在试题情境的设计中,注意结合当代中国的重大科技成果,展示我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进步。比如,受控热核聚变装置旨在为人类提供巨大的清洁能量,是人类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2016年11月,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实验装置EAST获得超过60秒的稳态高约束模等离子体放电,成为世界首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运行持续时间达到分钟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全国I卷第17题以此为背景,考查学生对氘核聚变反应和爱因斯坦质能方程的理解和运用。试题契合能源问题解决的重大时代命题,展示出我国从科技大国迈向科技强国的坚实步伐,增强考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励考生勇攀科技高峰。

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能力的考查

今年高考物理学科注重将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与科研进展、生产实践、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通过设置新颖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关心身边的物理问题,关注科学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和躬身实践的能力。比如,全国I卷第18题以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中隔离振动噪声的有效措施为素材,考查学生对电磁感应规律的理解。

三、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设计新颖的实验情境,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学生将物理实验知识、方法和技能与新的情境相结合完成实验,在较高的层次上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比如,全国I卷第22题利用“滴水计时器”研究物体的运动,考查考生对实验方法的迁移能力。

四、增强基础性和综合性,考查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高考物理试题加强对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方法、基本实验技能的考查,增强考试内容的基础性,引导学生夯实学科基础。比如,全国I卷第34(2)题要求学生利用对称性确定反射点。

五、科学设计试卷蓝图,落实考试大纲修订内容

2017年高考物理考试大纲完善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将动量、近代物理等知识列为必考内容。今年高考物理试题的设计密切联系大纲修订的初衷,通过科学设计试卷蓝图,多角度考查修订内容,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和生产生活中的现象,完善认知结构,为学生进入高校的学习打好基础。

考虑到动量、近代物理的内容首次纳入到必考范畴,学生复习备考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年的高考物理试题中,适度控制新增内容的综合度和难度,确保考试大纲修订平稳落地。试卷中新修订内容的考查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重点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降低物理过程和数学运算的复杂性;提供多种解答途径,降低入手难度。

 

 

化学试题特点分析

 

发挥学科特色科学选拔人才

 

一、坚持立徳树人,传承优秀科技文化

1.呈现中国成就,传递爱国情怀

通过试题素材、考核知识点以及情景设置等角度,着力引导考生关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历史文献和顶级科研论文的合适资料,以中国古代科技文明、我国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编制试题,体现中国传统科技文化对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贡献,引导青年学生热爱化学,为国奉献。例如I卷以我国古代由砷矿提取三氧化砷技术为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分离基本操作方法。

2.渗透研究过程,激发科学精神

对于苯结构的阐释和研究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过程。I卷第9题以3个分子式均为C6H6的化合物展开设问。这三种物质结构是19世纪中后期,三位化学家提出苯的三种结构。包括1865年由化学家凯库勒提出的凯库勒式,1867年由杜瓦提出具有双环结构的杜瓦苯。1869年拉敦保格提出来的三棱柱结构由于凯库勒结构比较符合苯的化学性质,一直沿用至今。当然这结构还不能解释苯的某些性质,所以在凯库勒之后仍有一些科学家继续探索研究苯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这道试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尊重物质化学性质的事实和证据,不迷信已有的研究成果,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健全考查体系,科学选拔优秀人才

1.落实大纲修订思路,考查必备知识内容

2016年底对高考化学大纲进行了修订,完善了考核目标和考查内容。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贯彻大纲修订的指导思想,通过科学设计试卷结构,落实考查目标和考查要求。首先是落实考查学科的必备知识和方法。化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既有自己的科学体系,又有与之适应的学习方法。中学化学中的基本理论体现在化学反应原理和物质结构理论两个层面,以两大理论为指导,学习常见无机物和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反应和应用。必备知识内容,包括熟悉最为基本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及其相互转化规律,化学反应原理和结构知识的精髓,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调整了模块的设置,看似删去了化学与技术模块,实际上是将几个模块内容融合一起命制试题,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知识的能力。例如Ⅰ卷13题以电解质溶液平衡为题材,呈现平衡数据关系图,加大考查学生运用平衡原理、元素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

2.呈现真实化学问题,考查应用实践能力

化学是一门中心科学,并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能源科学等联系紧密,是这些科学的基础;化学又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通过日益发展的合成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农药、化肥、医药和种类繁多的新材料等等。今年高考化学试题编制正是从化学科学这一特点出发,牢牢把握化学应用性在学习化学中有力杠杆作用,广泛联系实际创设化学应用情景,引领学生正确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学科的价值。例如,今年考试中心命制的试卷中,所运用实际情景主要有新材料制备、废物综合利用、环境保护技术、有机新物质和新药物合成、无机化工生产以及新技术性能源等。这些试题均要求学生将基础化学、基本化学原理和方法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解释生活中相关的现象,解决工业生产的问题。

3.创新试题情境素材,探索创新意识考查

在化学学科领域,创新思维的能力形式包括合成新物质、阐释反应机理或新的结构理论、发现新的合成方法以及应用新的分析测试技术等。今年的高考化学对创新思维能力的考查主要体现在推理实验现象、设计合成路线、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三个方面:①对于推理实验现象的考查,基本思路是给出探究目的和装置等,要求学生根据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检查药品并推测实验中的现象②对于合成路线的设计,是以有机化合物为考查载体,要求考生对于给定的目标有机物,利用逆合成分析方法解析目标有机物,将其分解为题目提供的简单有机物,将已经学过的反应和题目给出的反应信息相结合,设计出符合要求的合成路线。例如I卷36题“设计用环戊烷和2-丁炔为原料制备合成路线”。③阐释结构与性质的规律,要求能根据给出的物质性质数据或者图表,采用合适的分析方法,总结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及变化规律。

三、展现学科价值,灌输绿色化学思想。

化学是一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学科,并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等相融合产生了诸多的交叉学科;化学又是一门创造新物质的科学,通过化工生产和日益发展的合成技术,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农药、化肥、医药和种类繁多的新材料等等。化学知识和理论是实施化工生产、环境保护和新材料、新物质合成制备的技术储备和理论支撑。全国化学试题均设计了化学与生活试题,Ⅰ卷从合成纤维领域设计考核知识点,让学生全面了解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化学的价值和功能。试题选材还设计废弃物品综合利用,展现化学变废为宝的神奇魅力,实验过程注重尾气吸收,使学生牢固树立绿色化学和环保理念。

四、加强难度调控,积极引导教学

对于理科综合卷中的化学试题,根据使用省份的特点,采用基本相同的内容和试卷结构设置,不同的问题设计思路,考查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为了体现化学学科的特点,将与数学计算有关的内容的考查重点放在化学原理以及化学概念上。对于氧化还原的计算,重点放在方程式的配平和物料关系上。将晶体相关计算放在晶胞的组成、化学式的推断以及数量的转换关系上。例如I卷35题只要求学生推导K与O间的最短距离。只有那些计算不是很复杂的内容,才要求学生计算出结果,其他等计算稍显复杂的内容均只要求列出计算的表达式即可。例如I卷26题氮的质量分数计算。

 

生物试题特点分析

 

高考是一项倍受社会关注的教育考试,试题命制是实现高考功能的重要环节。参与2017年生物学科高考命题的单位除教育部考试中心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等自主命题的省份。这些试卷都是按照修订后的《考试说明》进行命制的。试题在立德树人、服务选拔、导向教学方面都有很好的体现。

一、关注生态学的观点,体现立德树人的高考立场

人类是生态环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环境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因此人类的生活、生产等活动都与生态环境密切相连。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环境问题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如“森林遭到严重砍伐、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大量使用农药使农作物及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等等问题”被环境专家定义为严重威胁世界生态环境的十大问题。针对“盲目捕捞使渔业资源受到破坏”这一类问题,理综全国Ⅰ卷的第5题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呈S型增长家畜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为素材让学生判断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畜开始捕获家畜的合适时机是什么”。这一试题向学生传达的生态学观点是,无论是草原上家畜的捕获,还是渔业资源的捕捞,要持续地获得最大捕获量,根据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使种群的数量保持在K/2水平,这是因为在这个水平上种群增长率最大。试卷中生态学方面的试题向考生和社会传达了在对待地球资源的问题上,人类不能只求索取,无原则地索取最终受到损失的还是人类自身,为了全人类的自身利益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要具有保护全球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考查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服务于高考的选拔功能

生物科学的素养是考生未来走向社会进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个不具备生物学素养的公民,不一定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现代人。对生命现象和规律的探究能力,以及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高考生物学科所定义的关键能力,是生物高考中高一层次的要求,也是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基本要求,然而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发挥离不开考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2017年试题的设计在围绕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稳态与环境、生物技术与实践和现代生物科技等展开的同时,对生物学科的素养、关键能力、核心价值也进行了考查。试题不但从一般层面考查学生对生物学基本知识的理解与综合运用能力,也尝试考查学生对生命过程进行深度、全面思考的能力,这种设计理念不但有利于区分和选拔学生,也是2017年生物高考的一个亮点。面对纷繁复杂的生命过程是否能够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是衡量考生生物学科素养高低的一个指标。如理综全国Ⅰ卷的第30(1)题其答案的设计即有所创新,关于“密闭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光合速率降低的原因”这一问题考生只回答“CO2的浓度的降低”是不的,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CO2的量,使密闭小室中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也随之降低。”才是比较全面的。第302)题也是同样的要求,对于“密闭在无O2小室中的植物在光下有氧呼吸增加的原因”这一问题考生只回答“光下植物光合作用释放O2”是不够回答出“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释放的O2使密闭小室中O2增加,而O2与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还原型辅酶发生作用形成水是有氧呼吸的一个环节,所以当O2增多时,有氧呼吸会增加” 才是比较完善的2017年试题和答案的这种设计思路不但很好地体现了教育部考试中心所倡导的高考服务选拔的核心立场,对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升,以及全民素质的提高都是有帮助的。

三、体现学科特色、重视对实验能力的考查,导向教学

在实验与探究能力方面,生物学科要求考生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和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环节。生物学科也要求考生具备实验设计、实验结果预测和得出结论的能力。然而2017年的实验试题对考生提出了一个相对较高的要求,这不但有利于高考区分功能的发挥,对于改善中学教学不重视实验,不重视实际操作 ,较多关注“背”实验、“记”实验的状况也是非常有利的。

Copyright (c)2008www.pipiyinyue.com All Right Reserved     bet365体育投注在线版权所有
皖ICP备05021720号